3月O2O外卖囤货大数据复盘:深圳人封控期间都囤了些什么?

小鹰 2022-04-29





近日,疫情反复多发,随着各疫地防控政策的实施,使得被封控在家的大家感觉“家里不囤点吃的都没有安全感”,囤货潮日渐高涨。


提供到家业务的互联网买菜app成为了疫情期间的香饽饽,在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旦各大互联网买菜app补货上新,就会出现被抢劫一空的情况。通过互联网买菜app,超市到家等服务进行囤货,能够减少疫情暴露的风险,无疑成为疫情当下囤货的优先选择途径之一。


以刚稳定疫情的深圳为例,在疫情最严重的3月,深圳进入了社会静默期,全市停工等封控举措使得各互联网买菜app订单量激增。


据中国到家零售大数据平台O2OMind显示,深圳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提供送货到家业务的互联网平台3月营收达4.2亿元,较上月环比增长5.6%。


其中,时令蔬菜(环比+85%)、禽鱼肉蛋(环比+79%)等日常刚需品类3月份到家需求激增。速冻冷藏品类单月营收逾千万,较上月环比增长75%。


幻灯片2.jpeg


大米在囤货清单中必不可少,华润五丰、金龙鱼、福临门是深圳人疫情期间囤货最多的大米品牌。


幻灯片13.jpeg


疫情封控在家无法外出吃美食导致大家“食之无味”。烘焙烹饪成为疫情期间人们热衷的事情。面粉、鸡蛋、酵母等DIY食材畅销于各大互联网到家平台,3月营收环比增幅达60%~70%。


幻灯片16.jpeg


幻灯片17.jpeg


幻灯片18.jpeg


各种调味酱随叫随到,送货到家更是“厨艺糟糕”的人的一大福音。丘比的沙拉酱、李锦记和海天两大品牌的调味酱,成为深圳人囤货最多的调味酱,3月各到家平台中销量增幅显著。


幻灯片15.jpeg


多地疫情的爆发,抗疫防控时间线的延长,使得囤货的“卷度”再一次加大。据某北京记者反应,“上午还在售卖的几十个冰柜,下午已经被抢购一空了”。除了冰柜外,一些小型厨房家电已成为了人们囤货的新目标,如电磁炉、电饭锅、打蛋器、空气炸锅等。


在突发疫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通过各大互联网到家平台购买微波炉、电饭锅等厨房做饭小家电,短时间内送货上门,成为不能开火做饭的一些人解决燃煤之急的最后一根稻草。


O2OMind显示,“美的微波炉M1-211A白色”、“美的(Midea) 电饭煲迷你智能预约4L/个”、“苏泊尔电烤炉(空气炸锅)KJ20D70”等家电3月深圳订单量均有所明显增加。


幻灯片1.jpeg


此外,“肥宅快乐水”、螺蛳粉、方便面等已成为租房打工人,不做饭一代的囤货必备系列。


相比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深圳疫情期间有更显著的增长。


幻灯片3.jpeg


李子柒、螺霸王等品牌螺蛳粉成为年轻消费者囤货必抢单品,部分到家平台甚至出现被抢售一空的情况,两品牌3月O2O营收翻倍。


幻灯片4.jpeg


而康师傅、统一等两大方便面龙头品牌在深圳疫情期间到家业务营收较上月环比增长70%。汤达人、公仔面、出前一丁等口味较清淡的高端方便面品牌单月到家业务营收增幅超8成。


幻灯片6.jpeg


幻灯片7.jpeg


同时,方便速食赛道中迅速增长的自热锅品类,亦开始在本轮疫情中崭露头角,表现抢眼。


自嗨锅、海底捞、莫小仙、开小灶等品牌自热米饭在深圳疫情期间销量大幅上涨,莫小仙营收翻倍。海底捞的自热火锅成为深圳人解馋救急好物,单月营收达52.8万元,较上月环比增长48%。


在本次深圳疫情期间,部分人由于“不开火”、没有锅碗瓢盆加工等原因而无法使用政府提供的生鲜物资包。在众多诉求声中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速食物资包进入了大家的视线。不少人通过这次抗疫物资第一次接触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新型速食品类,宅家无法外出,方便美味、耐储存的自热锅产品凭此机会加大了渗透,扩大消费群体,成为市民日常囤货的优选。


幻灯片8.jpeg


幻灯片9.jpeg


除了方便速食,速冻水饺馄饨亦成为深圳人疫情囤货的主角之一。湾仔码头、三全等品牌在疫情期间订单量明显提高,韩国饺子品牌必品阁3月销售额成倍增长。


幻灯片10.jpeg


双汇王中王、万威客是深圳人疫情囤货最多的火腿肠品牌。


幻灯片14.jpeg


女性护理、纸尿裤等日常刚需用品,是囤货必备清单的常驻客。3月各城市中,深圳女性护理到家需求跃升到全国第一,高洁丝、七度空间、护舒宝等品牌囤货需求激增,单月营收大幅上升。帮宝适、好奇、大王等品牌纸尿裤成为深圳妈妈囤货优选。


幻灯片11.jpeg


幻灯片12.jpeg


随着全国多地疫情局部爆发,这轮囤货潮愈演愈烈,而囤的目标,也从简单满足生活刚需的时令蔬菜、禽鱼肉蛋,发展为可乐、烟酒、甜点(烘焙工具)等精神层面具有慰藉作用的商品。


空气炸锅、可乐、螺蛳粉等成为深圳人此次疫情囤的“抢手货”;上海疫情中一箱可乐换出了一个“小超市”,北京本轮疫情的硬通货是烟酒、可乐。在物资较充足的大城市中,囤货潮下大家囤的更多的是“焦虑”。反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最多的是“不确定性”以及难过、焦虑、恐慌、无助等负面情绪。而疫情让原本触手可得的社畜慰藉突然断供,是推动疫情囤货风潮品类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囤货潮下,一方面超市大排长队,人潮汹涌,疫情感染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市民因疫情控制而外出受限,这都使得实现“最后一公里送达”的互联网平台成为消费者保证物资充足的“诺亚方舟”。


随着疫情封控时间的延长,居民生活物资需求从主副食品拓展到穿的用的,沐浴露、洗衣液等日化用品,各品类在到家渠道的渗透将不断加大,最后一公里需求愈加凸显。而疫情加速缩短了消费者的培育期,送货到家需求上升,囤货场景更加日常化。O2O到家业务成为品牌商、零售商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探索环节。


数据时段:2022年01月-2022年03月

数据工具:O2OMind

声明:以上分析结果所用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本公司不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关于O2OMind

O2OMind大数据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O2O全平台店铺、品类、品牌、商品SKU等数据,为品牌方开拓O2O到家零售市场、智慧运营和线上营销提供大数据咨询服务。我们专注于帮助客户解决O2O到家零售业务痛点、盲点,为零售行业智慧运营赋能,助力业绩增长。



▌ 联系我们

欲联系作者,或了解有关O2OMind产品服务的更多信息、数据,请联系我们:

电话 / 微信:185 2065 8312(王先生)

邮箱:wangfeng@o2omind.com‍‍ 


微信扫一扫

关注O2OMind公众号